“上山回乡”建设新农村

日期:2006-04-07

汪印琪

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的报道,勾起我一个早已有之的想法,为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从政府到民间两个层面来一次“上山回乡”!

当然,我所指的“上山回乡”同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有本质不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将大批的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进行改造,使知识无用武之地,荒芜一代青年,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必然导致国家经济、文化的倒退。我现在说的“上山下乡”,是将一些熟悉农村,甚至是来自农村,与农村有着深厚感情,同时具有多年城市生活、工作经验的中青年精英,身体硬朗、刚离退休的各类知识分子干部,与农村有渊源的各类企业家、准企业家,结合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经过自愿报名,考核、推荐,如同留学归国人员一样,使之重返家乡参加新农村建设,形成城市与农村的有机互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人才问题。区别具体表现在:1、时代条件不同,现在到了农村需要知识和资金的时候,在急需整合城市和农村资源的时候,从利益驱动上来说,政府一带动起来,闪闪回乡很快会成为一部份人职业和事业选择,而不是单纯的响应党的号召的问题;2、对象不同,回乡并不只是知识分子,包括与农村有渊源的知识分子、企业家、在外务工多年的农民工、大学生,离退休人员;3、规模不同,说实在,没必要象以前那么大的规模,经过这么多年积累,从农村出来的人才真不少,这些人里面有百分之一回去参与建设新农村就足够了,切忌搞成形式主义,条件不成熟的地方暂缓,但深度比以前大,时间长;4、动力不同,以市场为主,政府带动为辅,循序渐进,而不是纯靠政令发动;5、方式更复杂,这种方式是全方位的城市与农村的合作,如有的人并不一定自己回乡,而是与家乡结对合作,两地跑。

故我将这一想法称之为“上山回乡”,认为更为贴切。

目的

之所以这样建议,首先是因为,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一把钥匙就是人才。

谁都知道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都说21世纪世界上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国家建设包括城市和农村,很多人只是注意到了城市建设人才问题,很少关注到农村建设是否需要人才。除了最近北京市推出安排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的政策,前两年有中西部的城镇作出派遣公务员带薪打工的尝试,几乎没有地区认真去思考、摸索农村建设中人才构建规律问题。其实,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其兴旺发达都依靠人才。

发生在我老家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老家有一处老房子,是那种横跨在河面上的木建筑,宋代徽派建筑样式,精工雕刻,四角高挑,当然也有些破旧了。稍稍具有文物保护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房子是无价之宝。但是前两年回村探亲,发现该房子已经被水泥建筑的新房子所取代。还有这两年的县城建设,也是一阵风一样,原来民居特有风味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水泥钢筋建筑。而这些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被领导作为城镇建设有方的政绩炫耀。很多朋友都有这个感觉,县里来人到北京,保准一个目的,来找关系,向有关方面要钱的。很多城市人一到农村,就觉得农村到处是宝,觉得农民不会弄。你不得不感叹,农村最缺什么?缺人才!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没有人才打底,给钱,给物,一阵风的上项目,还有可能适得其反,破坏环境,丢失农村固有的优良东西。

之所以这样提议,还在于城市欠农村最多的一项是什么?是人才债!

农村每个家庭辛辛苦苦培养大学生。大学生毕业了,就希望留在城市。导致一方面农村严重缺人才,另一方面数十年来农村在为城市默默作牺牲,单方面的拼着老命的为城市培养人才。

之所以这样建议,关键还在于要找到一条阻碍农村人才流失,留得住人才和持续不断吸纳人才的道路。说给农村这个东西那个东西,某种意义上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阻碍农村人才流失,让农村留得住人才,为农村提供一种自动吸纳人才的长效机制。

所以,国家建设新农村,城市反哺农村,要帮帮什么?帮人才!我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从“人才”两字入手。不过,要帮人才,还得看怎么帮。

探讨

北京市最近采取一个措施,招大学毕业生当村官,二年满转成公务员。我认为这种尝试和努力非常好,但要使这种尝试发生最大的效果,需要其他的活棋带动:

■对于农村而言,大学生并不适宜,水土不服,没有社会经验,不是能立即上手的人才。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每一个乡村都是一个复杂小社会,那些邻里纠纷,东家长、西家短,让刚出茅庐的大学生解决显然勉为其难,而原来那些干部,熟悉农村情况,一杯酒、一顿饭、一声吼,反能解决实际问题。且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在政治上都小有一套,由亲朋好友、家族势力支撑,大学生村官,十有八九被他们制服,很难建立威信,想案新观念干点事,很难。

■大学生存官是要财政工资的,上任干不了事,反而要花纳税人的钱,成为财政的包袱。

■大学生村官,不能否认一部分只是把村官当成跳板,未必有长久之计,心高气傲,呆两年就想换。可是在农村干不出什么事情,又长期脱离竞争社会,从农村出来后,不知往哪儿摆,成为将来机构臃肿的一个隐患。

■将转成公务员作为条件来为农村引进人才,问题是两年以后怎么办?如果留在村里,却与其他村官不一样的待遇,民选村官会有什么想法?是不是违反了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规定?

那还有什么方法呢?前两年,有的县城尝试,派本县的干部带薪到发达地区打工。目的很明显,通过这些干部到外地工作,接受新的观念,培训干部。这种方法效果有多大?不能不说这是好主意,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干部本身未必乐意出去,明的看起来好像这些人挺合算,有工资,还可以出外打工挣钱,但实际上,在官场,离开现职,意味着将来回来未必能得到现有职位,这是干部们不愿意乐见的,出去打那分工,以他们长期在机关养成的习气,也不见得能挣到什么钱。

■能干的出去打工,在外面发展的好,可能就不想回了,同时又挂到虚职,也不想辞,引发纠纷,该地方财政又背负了一笔负担;不能干的,到外面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回来还要赖在机关。

■社会形象不好。这么多人出去打工,机关照常运转,说明这些人纯粹多余,应该裁员,现在没有裁,变着法子减少人,让他们出去打工,还要给一份工资,老百姓会想,还是当官好呀,怎么样都好!无形中倡导一种很腐朽的社会风气。

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面较为狭窄,都是在干部层面上,而且是孤立和被动的,靠的都是财政负担,而不是自动自发的机制,规模大不了,难以长久,也不可能为农村形成吸纳人才气候。还有地方打出呼唤外地工作的人“回乡投资”的旗号,听这种说法,就不象是在吸引人才,而是在吸引资金,不具备在企业和政府全面吸引人才的气魄。

我们能否更大胆一些?本文提出的“上山回乡”的方法如何?

优势

我以为以市场的力量为主,以政策的力量进行适当引导,使那些通过上学读书、打工、当兵的途径出来在城市拼搏多年的部分优秀人才重返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必然能做到举重若轻,搭起农村建设人才系统框架,大学生作村官的方案、派遣干部打工的方案作为系统内一部分不再孤立,而且灵动起来。优势是明显的:

■从农村来的人,了解农村的情况,对农村有感情,一般来说,会从长远考虑,不会害家乡,比如说可能就不会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办造纸厂造成环境污染;这些人在城市工作过,奋斗过,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回去不会干一些短视的事情,这些人在当地的决策层、社会主流占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可以避免该地农村建设没有远见,短视的情况出现。

■现在有一些外地调入的官,为升官,经常干政绩工程作秀,不为老百姓长远利益考虑,而一些本地的官,盘根错节,难以甩开膀子干活,两者是一个矛盾,而这些人就不同,从政原来就不是他本来的人身轨迹,不当官也有他的活路,要求干事的情况更多一些,想借机升官的可能性要小,因此也不会急功近利,干政绩工程。

■这些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往往是农村里面优秀分子,在当地有号召力,容易开展工作;在城市里则形成了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整合城市的社会资源,搭建农村与城市的合作平台,形成农村与城市的真正互动,利于在政府投入部分启动资金和资源后,撬动了更大的城市资金、技术和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建设;也为城市企业直接开辟了农村市场。

■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大学生毕业生村官、县城派遣打工干部,将不再孤独,作为完整的农村人才体系一部分,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发展下去,农村并不需要派遣大学生,每年每个村一般都有自己的大学毕业生,留住在村里,不需要财政负担。

■迅速形成农村建设的规模效应,找出更多得商机和工作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农村从此不但能留得住人才,而且磁吸人才,形成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还可以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实施

其具体的人才范围可以是: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而以中青年为主。

其方式可以是:

■给年轻的、中年的直接选拔回去当(竞选)村干部、乡干部、乃至县干部。并不一定是公务员,完全可以聘用为主。

■给与一定政策支持和营造舆论环境,回去在家乡兴办各种实业。像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新型农业,养殖业等等。

■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回去办成人教育。资金来源上,由国家投入启动资金,同时发挥慈善事业的作用;

■给身体好有愿望的离退休干部的一定的支持,回去当顾问、老师。这种支持不一定是国家直接给,完全可以号召离退休干部各自所在单位支持。

在实施上述方式的时候,配合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派遣干部打工的政策,农民工回流的政策,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新农村建设人才体系。

可行性

有人会要问,这可能吗?这些人愿回去吗?如果愿回去的话,为什么以前不会回去呢?原来不回去的原因有:

■一个是面子问题。这些人很多从农村考上大学,让他回去,按照农村的习惯,担心以为是在城市混不下去了,没有面子。

■二个是,从商的不敢回,回去怕亏本。这些人在外东奔西跑,积累了市场经验,往回头看,能发现农村有很多商机,很多是想回去干一把的,但是害怕,害怕自己回去的话,不但没有帮地方做点什么,先被地方上同化了,甚至还卷入当地斗争,拔不出来,在老家还做不起人,还不如不回。从政的,根本就没有这条道。

■三个是,也确实缺点实力,包括资金的实力,当地人际关系的实力。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办企业办的很是不错了,在他老家也有影响力,县里面跟他商量,问他能否回去当一个国有企业的厂长,这位老兄思考良久,决定不去了,就是觉得虽然在外面拼搏很辛苦,但是回去的话,自己恐怕也就变了,被县里人同化,整天打麻将了。但是,考虑到县里的诚意,也还是决定干点事情,就在当地开了一个茶馆,可是因为县里的风气,喜欢签字欠账,一欠二十多万,基本都是县里各政府部门欠的,都得罪不起,讨不来账,开了一年时间,就关张了事。

但这些问题,我想如果政府政策带动的话,就不同了:

■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有机力量之一,回家师出有名,不会在家乡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始终大范围的人才互动,政府从官员、企业几个方面的运作,会在当地迅速形成一股力量,这些人不再是势单力薄,没有被当地同化的担忧,反而极有可能刷新当地的风气;

■有政策上的倾斜和政府的一点启动资金和税收政策的优惠,可能很快能打开局面,这些人没有做不起事的担忧,反而觉得是自己大展宏图,报效家乡的好机会到了,无论从事商业、工业、农业、文教业,能在家乡找到新的事业发展点和机会。

■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下乡,不存在农村要养这些人的问题,而是这些人去发展农村,给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带来活力,农村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新农村,有政策优势和资金投入,目前城市发展经济和就业形势也不是那么乐观,相信有一部分人会将回乡作为自己的人生发展的新道路。

有人要问,这些人回去有这么好吗?然道没有什么问题?当然有问题,比如人才良莠不齐,比如从政的,不是党一手培养的干部,比较难以管理,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通过一定政策措施和法律环境克服的,比如选拔回去充实干部队伍的,注意考试选拔机制,要进行上岗培训,上岗培训的老师由国家请劳模和高级经济学家串讲;通过法律制止唯利是图的行为;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我认为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其负面价值与正面价值相比,正面价值大得多。

故我建议,来一次“上山回乡”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