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问候语:要发票吗?

日期:2006-02-12

韩咏红

走在中国城市里,人们难免要接触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中国人对之见惯不怪,但外国人有时须费番琢磨,才了解是怎么回事。

从一种角度说,类似假发票与黄牛票的黑色/灰色商品难以灭绝,反映社会诚信失落。但深究下去,它们其实都是制度漏洞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过度到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距离。

“发票,发票,要发票吗?”

在北京或中国的任何城市,你总有机会在人潮多的火车站、地铁站、天桥下,听到这句兜售语。“要发票吗?”无处不在,以致有中国人称之为“有中国特色的问候语”。

记者曾佯装买家,向兜售者问价。一名来自东北的卖者说,假发票分三种类型:机打的,售价为票面数额的3%;手写的,可自由填写数额;定额的,售价为发票数额的10%。机打的需等30分钟才能取货,定额的马上能成交。

他向我推销第一种机打的,比较“划算”:“比如你打个1万发票,只收你300元。”——用人民币300元即可换取人民币1万元商业交易的凭证。

什么是发票?假发票买了干什么?这涉及到中国的报销制度和中国税制的特点。

有的外国人将发票误解为“收据”,其实两者非常不同。

从一方面说,发票和新加坡人惯用的收据一样,都能作为打工族向单位报销公费开销的凭证。不过,发票比收据更多一层功能,它是联税的。

按照中国的征税制度采用“以票抵税”办法,企业提前向税务部门购买发票,在商业交易中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等于缴了税。税务机关查税,则普遍以“查税看票”为准,不一定监管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资金出入情况。

这样的制度设计,发票成为税收中最主要的环节,同时是最脆弱的环节。一些不良企业于是用假发票冲抵免税项目,或虚报招待费,来达到逃税的目的。

有的企业为了逃税,要求员工以报销发票的方式支取部分薪金。即是说,员工在日常购物时收集发票,让店家开发票写上“电脑器材”等公费项目,回公司报销当成支薪。这叫“真票假用”。

去年底,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04年十大涉税案件”中有六件存在制售假发票的行为。

针对假发票的种种弊端,不少会计师提出,国家应该规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允许动用大数量现款,资金出入必须通过银行。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发票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应该彻底取消。

不过,当局并不为所动。政府通过宣传假发票识别教育,打击伪造发票集团以堵住假发票造成的逃税漏洞。这一策略,并非全无效果。

与此同时,社会上多数企业与服务行业依然谢绝信用卡。所以说,在中国出差旅游,个人一般要携带厚厚一大叠人民币现钞。许多企业也备有数钞票机、验钞票机和验发票机——这也算中国特色吧。

“黄牛市场”蹊跷多

有人拿发票做黑市,也有人围着热销,或者不热销但票价奇贵的演出打转。去年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演老舍名剧《茶馆》。在演期结束前几天,记者到首都剧场售票口一问,周末票全卖光。然而,剧场门口的“黄牛”竟然“什么票都有”。

“黄牛”展示他那厚厚一叠门票,里头果然什么价位都有。位置相似的座位,“黄牛票”的票面售价比正式票口所卖的低了三分之一。面对记者狐疑的眼神,他再三解释说,票是真的,他是通过“渠道”买到打折票。

记者按照正规价给他买了下来,又付了10元“手续费”。心想,这“黄牛”也太好赚了。可见,有“关系”的人能捞多少好处。

在北京经营过小剧场的袁鸿告诉记者,“黄牛市场”生成的成因有二:一、内外勾结,二、过去文化事业由国家主管,许多政府单位能领赠券,这些赠券流到“黄牛”手上,成了后者的发财工具。

紧俏票有“黄牛市”,票价很高但观众很少的演出,也有“黄牛市”。北京市民田莘告诉记者,几年前爱尔兰舞剧《大河之舞》(RiverDance)在北京演出,他临开场前在剧院门口买到了折价七、八成的“黄牛票”。

这些情况不知道还好,知道后人会觉得老老实实买票像傻子。这就难怪这么多中国人觉得,守规矩注定吃亏。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