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大开发的国防意义

日期:2001-05-2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它的推进不仅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军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各项建设的全面推进,必将为军地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和前提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全局和战略需要出发,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投入,因地制宜,统筹协调,适当超前,先行建设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中主要力量抓好公路、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在内的交通运输,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的公益设施和兴修水利、合理开发水资源等三个方面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而且对于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作为基础,投入规模之大、开发范围之广、建设项目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一些重要的公路、铁路、机场、通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会成为直接受益者。西部地区内的公路、铁路、机场、通信等战备基础设施,必将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和提高。

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军地双方、关乎长远利益的浩大工程。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这将使支持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经费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本着“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把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融入西部大开发的整体规划之中,可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统筹规划,重点建设。这样,既能减轻军队的压力和负担,使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高标准地完成,又能实现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和同步提高。其次,军事交通条件会得到明显改善,部队机动能力将大为提高。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比较落后,综合运力偏低。占全国国土面积56%的西部地区,公路里程只占全国总量的30%,而且大多数的公路等级偏低。铁路密度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机场数量也少,这些都很难适应国防交通战备建设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把加大公路、铁路、机场、管道干线建设力度,扩大西部与东部、西南与西北的运输通道,形成全国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作为重中之重,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军事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交通战备的保障能力。第三,国防通信网络将不断完善,国防通信条件将获得大幅度改善。西部地区通信设施简陋,信息闭塞,电话的普及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加快西部地区通信干线和支线建设,进一步扩大通信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完善西部地区国防通信网络,改善国防通信条件,必将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有效地缩小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增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为维护边疆稳定提供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西部大开发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的具体化,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一项创财富于国家、造福祉于人民的伟大事业。通过西部大开发,我们的国家将变得更加强盛,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中,西部地区的各族人民群众将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充分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认识到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便没有一切。从而推动民族大团结的进一步深化,使各族群众自觉自愿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心同德地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架起了纽带和桥梁。军队和各族人民群众在共同的开发和建设中,相互学习的机会大为增加,共同发展的途径得到拓展,相互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有力地推动着军政军民关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军队通过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可以学习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广泛地汲取社会政治营养,以此推动部队的全面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同时,我军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爱党爱国、严守纪律、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政治优势,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效益较高的装备优势和文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才优势,通过军民共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参加重点工程建设等,充分发挥军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可以大力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展示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使各族群众从我军官兵的一举一动中,加深对军队的了解和感情,充分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诚卫士,坚定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观念,从而更加关心热爱子弟兵,积极主动地支援部队建设。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必须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了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各族人民群众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利益追求,共同的奋斗目标,相互信赖、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谁也离不开谁。这就不仅为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政治基础,而且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一系列深刻变革,封建迷信、陈旧观念等愚昧落后的东西,将会受到全面的冲击,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思想观念、文明的生活方式,将在西部大地上广泛传播,逐步形成两个文明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推进西部地区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从而增大国防动员建设的科技含量

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促进西部地区国防动员建设的有利契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国防动员建设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方针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建设空间更加广泛,实施方式更加多样,发展路子更加宽广,国防动员建设水平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首先,政治思想动员的基础更加牢靠。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西部大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通过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水平将逐步提高。经济的繁荣,生活的改善,社会的进步,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将会进一步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地激发各族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国防动员建设奠定牢靠的思想基础,而且可以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人民武装动员的能力将明显增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后备力量在作战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科技参战、科技支前、科技保障上。随着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和科技成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广泛应用,许多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实现产业化,大量的工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不断崛起,将为民兵、预备役部队编组向新兴行业和高科技领域拓展创造条件,后备力量组织结构调整将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将进一步增大;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尤其是后备兵员的综合素质也必将进一步提高。第三,经济动员的基础更加雄厚。在西部大开发中,随着工业、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就能使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大步向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大批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运用,将使国防工业布局、结构和重要战略物质储备品种数量更加合理,平战结合的国民经济综合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为原有的国防科研和军工企业带来蓬勃生机,有利于提高科研、生产和平战转换的能力。第四,人民防空防护体系更加完善。西部大开发将大大加快城市改造建设步伐,各类公益设施、各种民用建筑项目将陆续展开,各项资金使用更加集中、流动更加灵活,可以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配套,可靠性、抗毁性和抗干扰能力增强,通信、警报传递将更加快速、准确、可靠。

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中,组织和发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专业保障队伍投身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企业改革、扶贫攻坚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既可以在发展生产、振兴经济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也可以达到用兵中练兵、强兵的目的,进而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对一些通用性较强的军事设施进行合理开发,实行军民合用、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而且有利于拓宽平战结合的路子。国防动员机制在运转中不断“磨合”,内在活力增强,指挥更加灵便,反应更为快捷,使国防动员工作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增强军地双方技术合作与交流,为军队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与使用环境

西部大开发,首先是人才的开发。有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后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尤其是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的影响,西部地区的人才外流比较多,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为营造“孔雀西北飞”的氛围,做到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吸引大批人才西进。西部各省区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加速科技教育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预见,西部科技教育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这也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拓宽了途径。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广泛推行开放式教育,开展区域性军地联合办学,加强军队院校、部队与地方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军事人才的整体水平。在这种大背景下,依托国民教育优势和大开发建设的实践,军队人才培养的渠道将更加畅通,形式将更加多样,条件将更加优越,成效将更加明显。

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军队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实际行动。军队一定要按照江主席的要求,把动员组织部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件大事,充分发挥自身的装备、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建设,承担某些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只要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干部战士的聪明才智,军队建设的各类人才就会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尤其是军地两用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型人才将大量涌现,成为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军地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会越来越频繁,沟通和了解会越来越直接,感情和友谊会越来越深厚。大家合力攻关,共同奋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些对于改善军队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加强部队的质量建设,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推动边境经济贸易往来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改善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

我国西部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和规律,以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确立新思路,用开拓创新的意识探索新方法,靠市场经济的思路构建新机制。要求必须强化以大开发促大发展的意识,要站在更广的开发层面看发展,站在更高的开发层面看未来,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努力实施跨越式发展,着眼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外长期优惠贷款,更多地吸引外资进入,增强西部市场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和规范边境贸易,推进边疆省区参与的区域性合作。这既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适应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迫切要求。同时,也能为抵御民族分裂和外来反动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周边安全和社会稳定,争取到战略主动权和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这种经济的相互交融和积极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密切、利益相关的局面,乃是推动我与周边国家安全关系发展的“双赢”方式,不但可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对于确保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产业结构,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和繁荣,为军队实行社会化保障提供良好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然会增强西部地区支撑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潜力,卓有成效地改变部队后勤保障环境和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就其规模和项目来说,都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完成这一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西部地区的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延伸到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比如,战场后勤设施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军交运输的许多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官兵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技保障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这样,军队建设的综合保障能力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军队后勤的保障条件、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物资贫乏,制约了部队后勤快速保障和综合保障能力的提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随之而来的将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日益繁荣,交通运输更为畅通,各种物资不断丰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必将给西部驻军的后勤保障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比如,战略、战役、战术后勤保障线的通畅衔接,多种投送方式的密切配合,就地大量筹措各类物资、器材、装备等等,既能产生极大的后勤保障效益,又能有效地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后勤保障特别是生活保障必须社会化,这是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西部大开发,可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需要相应的社会物质基础和保障条件,受当地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制约相当大。由于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尚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增大了西部地区驻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难度。实施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商业和饮食服务、信息服务、社会服务、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将大大改善军队社会化保障的条件,加快社会化保障改革的步伐,提高社会化保障的质量.

兰军研

《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