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的障眼法

日期:2001-05-21

●阮次山(本报特约)

陈水扁在就职演说时承诺不废除国统会,现在却一直要以跨党派小组来取代它。其实,国统会也是李登辉用来拖延统一的法宝,只是它还穿着“一个中国”的外衣,陈水扁要把这外衣脱下,自然要另起炉灶了。这就是他和李远哲合唱双簧的原因。

由台湾新总统陈水扁和最近九个月“挺扁”不遗余力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所共同催生的跨党派小组第一次会议,在9月2日召开。

在此之前,从8月中旬开始,陈水扁是否会循李登辉的先例,兼任台湾“国统会”主任委员,一直成为台湾政坛的热门话题,连北京都把陈水扁是否会兼任该职的决定,当成陈水扁是否会支持“统一”的指标,因此,8月15日,陈水扁决定出任国统会主委的消息先后经其总统府代秘书长陈哲男及副秘书长简又新传出后,不但引起台湾政坛一阵震撼,也使北京一度暗喜。但是,在民进党强烈反弹之下,陈水扁在8月17日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宣布:“由于台湾人民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和中国大陆统一”,因此他还没有决定是否接任国统会主委。

更严重的是,他在这天从多米尼加发出的谈话中甚至表示,“统一并不是台湾人民唯一的选项,也不见得是台湾前途唯一的结论。”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他还说,统一并非唯一的原则,海峡两岸的前途可能有两种、三种甚至多种的结论。

国统会虚级化

到了8月28日,陈水扁更语气强硬的表示:“国统会不是不能挑战的图腾,绝非两岸政策最后的决定单位。”照陈水扁的逻辑,“国统纲领”自然也可以修改。

至此,北京当局沉不住气了,除了透过学者表示,陈水扁这种不接任国统会主委,有意使国统会虚级化及重新解释或修改“国统纲领”的行动会使两岸走上严重政治对峙之外,主管两岸决策的中国副总理钱其琛在8月29日表示,修改国统纲领“会使得本来没有问题成了问题”,海协会秘书长李亚飞更明白警告说:“这是台湾自己发出危险的信号。”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称,修改“国统纲领”的举动有如“捅马蜂窝”,当年奉“国统纲领”为两岸政策圭皋的国民党当然也激烈反对陈水扁对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态度。

其实,从宏观的角度去看,过去国民党时代所创出的“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及目前台湾陈水扁政府所极力要推出的两岸事务“跨党派小组”都具备一个共同特色与作用,就是画一个可见不可摸的“统一大饼”,借此大饼“拖延”北京方面想统一的时间。

1990年,李登辉刚掌权,在他的权力尚未稳固,台湾政坛为“万年国会”存废的问题争吵不休时,一心一意要拖延统一的李登辉,创出了一个号称是要凝聚全民共识的“国统会”,其委员规划要容纳各党派人士和社会名流,也曾邀请民进党人士为委员,但民进党坚决拒绝,康宁祥因为接受委员之聘而被开除党籍,黄信介为民进党大老,他接受国统会副主委聘书后,为了替民进党解套,乃采取加入但不参加会议的手法,使民进党有了下台阶。

10年还达不到“近程”目标

当时的国统纲领虽然在表面上是李登辉政府两岸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李登辉的两岸政策动辄祭出“国统纲领”,其实“国统纲领”中的两岸关系“近程”、“中程”、“远程”的规划,是一种以“拖”代替敌对的政策,各“程”的解释和定义模棱两可,因此,一直到李登辉下台,走了10年的路,台湾还未走完“近程”阶段,最后李登辉干脆露出真面目,推出了“两国论”。

在李登辉主导下,“国统纲领”根本是一套“拖”计的另一个明显证明是,1996年,为了促使民进党配合李登辉主导的“修宪工程”,李登辉特别设计了专为讨好民进党而成立的“国家发展会议”,邀请民进党为主的各党人士参与国家大计,其中心议题除了“精省”,就是两岸问题,在此次会议中留下了一条尾巴:“建议总统另设两岸关系决策之咨询机构,其成员应包括在野政党及具代表性之各界人士。”这条尾巴就是陈水扁9月2日在“跨党派小组”成立大会上发言时,引用作为该小组成立的“依据”。许多人都忽略了从“国统会”、“国发会”到这个“跨党派小组”之间的“一脉相承”的瓜葛与关连。

了解这层背景,我们自然能体会陈水扁为何要矮化或虚级化“国统会”,不愿担任“国统会”主委及处心积虑成立“跨党派小组”的理由。

首先,由于民进党曾在1991年的“中常会”中通过决议案,不准党员参加“国统会”。1991年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后,并成了“国统会”规划中的“当然委员”,但陈水扁拒绝接受国统会的聘书,如今他若担任国统会主委,岂非要面对民进党的党纪。8月中旬他曾想藉着出任国统会主委的机会展现自己并非只是民进党,也属“全民的总统”,但是在民进党强大的反弹之下,他只好收回此意。

此外,“国统纲领”虽然目的在“拖”,倒也还承认“一个中国”,也主张统一(虽然是在“长拖”),但是,打心眼儿里主张台独的陈水扁,即使说出“统一”的字眼,他的用意完全不在真正统一上头,他的“统一”策略只是如何顺着美国及国际社会的逻辑,藉此策略避免触发两岸战争,连“拖延统一时间”的意念都没有,因此自无法兼任国统会主委,也不能延续国统会的架构。

于是,在统一问题上同样具“拖”和“避”功能的跨党派小组必然要成立,李登辉基于阶段性考虑而成立了“国统会”,“跨党派小组”更是为陈水扁政府量身制造的“避免统一”的挡箭牌,李远哲不过是陈水扁这种策略的马前卒而已。

因此,跨党派小组从构思、运作到成立,其实都是陈水扁和李远哲之间为陈水扁的“避免统一”政策而演出的双簧,在陈水扁执政的时日,这出双簧也会不断的以各种曲目演出,在这出双簧演出之时,“国统会”及“国统纲领”怎么可能还有“公演”的空间呢?如果北京对陈水扁兼任“国统会主委”还有期待,那就表示,他们太不了解台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