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事件与普京之过

日期:2001-05-21

●周航(芬兰)

俄国核潜艇事件终于告一段落,大忙了一阵的西方媒体在其宣传攻势达到了预期目的后,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了。船员全体遇难的消息一经官方证实,普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众矢之的。

西方传媒别有用心地对此事件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大肆炒作,这些报道不但有力地打击了俄国的自尊与自信,而且达到了另一个目的,即成功地离间了普京与俄国民众的关系,这也是大大符合西方利益的。

普京在这个事故中有无重大失职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他只是10年来俄国在经济上一无进取的替罪羊。来自民间的指责后面不难看出西方国家煽风点火的骁健身影,而来自反对党方面的责难则是为了搬倒普京而借题发挥。

普京的罪过

有人说,普京在事发后没有立刻结束休假前往出事地点是他的“大罪”之一,其实,俄国这些年来大小事故就没断过,普京不可能随叫随到。这次意外事件一开始恐怕就连军方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严重。不是一周后打开了潜艇才发现里面没有活人了吗?普京没有去现场坐镇指挥更是明智之举,他对自己的辩护也是合情合理的。

别说他这样的外行去了没用,就连蒋介石这样的内行,在国共内战时在几大战场越级指挥,也一样是飞到哪里就败到哪里。对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事,放在谁头上也会低调处理,普京如果在当天就御驾亲征,那就等于和自己过不去了。

普京的另一“罪过”,就是他没有及时、准确地向一亿多俄国人报告事件真相。这个指责似乎有些强人所难。躺在海底的库尔斯克号不是摔在巴黎的协和飞机,可以让电视台在那里24小时现场直播。

俄国的新闻报道常常是有目的性的,在报道救援进展方面,正是因为有了西方媒体的大肆炒作,俄国官方报道相比之下才显得苍白无力。可不要忘了,西方炒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削弱俄国,而俄国方面消极报道的原因,除了其固有的僵死制度外,也有大事化小的低调考虑。这和克林顿睁着大眼说瞎话不一样,恐怕不能用普京想蒙蔽国民来解释。

至于救援工作不利与其说是普京指挥有误,不如说是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俄国国力日下所引起的必然。连这只海军引以为傲的潜艇都说沉就沉,作为海军附属的救援部门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挪威人用了48小时就打开了俄国人七天也没打开的门,这也不能说他们就是比俄国人强。不知挪威人下水前,俄方是否通报过几次救援失利的情况,如果说了,则挪威人下水后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在整个事件中普京的最大错误,就是在开始时对船员家属关心不够。当然,他也有他的难处,几千车臣战斗中亡灵的家属还没管完呢。尽管他后来有所补救,但为时晚矣。当时他如能把这事件处理得好一点,现在的压力就会小得多。

政治的高手

对普京来说,现在的最佳选择就是他正在做的“忍辱负重”。从他刚在电视上承认对这件事有责任,就能看出普京是个政治高手。其实事发后,他的所有解释都是越抹越黑,因为全国上下,此时都认定是他的错,所以不如什么都先认下来,把后事处理好,等俄国人头脑冷静下来后发现错怪了他,也就会更支持他。而他现在保军界的人,则更能使他在军界树立良好形象。

对江泽民来说,现在可正是雪中送炭的时候了,为了避免俄国将来可能由此引起的动荡,江泽民应在各方面,尤其是财力方面支持普京和俄国。

一个相对强大的俄国,对现在的中国是有利的。因为这不但能直接减轻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而且在以后的中美交往中,中国还少不了打俄国牌,牌打大一点,赢面也就大点。

政治强人普京执政俄国无疑是这一切的基础。俄国在近期内直接威胁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潜艇事件及其后暴露的弱点就是证明),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和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上则是咄咄逼人,所以保普京就是保自己。

中俄关系是上热下冷,这和上冷下热的中美关系正好相反。在这个时候雪中送炭,对于改善中俄关系中“下冷”部分是大有好处的,现在帮助普京和俄国,在日后需要时也会得到对方的效劳,而借此时机使中俄关系更上一层楼,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讲,也远比把这笔钱花在买俄制飞机导弹上更有效。这样的结果不但是一个对中俄的双赢局面,而且也是在对美国施压,使中国在中美交往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